首页

冷柔女王扇耳光的视频

时间:2025-05-25 01:36:57 作者: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39812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彰显了对中华文明瑰宝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切。龙门石窟,这座镌刻在崖壁上的艺术丰碑,穿越千年风雨,承载着厚重历史,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多元融合,见证文明交流互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多朝营建,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明珠。这里,既有北魏“秀骨清像”的飘逸,又有唐代丰腴之美的雍容,展现中国石刻艺术演变。石窟中诸多西方特色装饰纹样,融会河西文化、鲜卑文化、中原文化等多重元素,见证着东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不断传承,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龙门石窟以石为媒,铭刻下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篇章,是中华文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有力见证。

  传承创新,焕发文化时代生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成效显著。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创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新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搭建三维数据库、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足不出户领略石窟之美;伎乐飞天“动起来”,北魏乐舞盛景重现。从物质到精神,龙门石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龙门石窟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经风霜而神韵不减,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精神标识。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还是当下国际性展陈与文化对话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始终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不同文明。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愈发深沉厚重。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馈赠,是文明的丰碑。它诉说着过去,启迪着当下,昭示着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当牢记嘱托,守护好这一瑰宝,让古老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爆炸性喷发 官方调升警戒级别

“第一次走进中国乡村,感受到中国古村落的魅力,也看到了新农村的变化,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谈及自己的中国乡村“初体验”,“95后”孟加拉国留学生徽因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2月26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去年前3季,台湾南投县观光旅馆平均房价每晚14668元(新台币,下同),为全台湾最高。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论坛开幕式致辞表示,香港长久以来一直是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近年来,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对抗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拥抱绿色经济并在这些关键领域建立全球合作。特区政府也一直与金融监管机构、业界保持紧密合作,多管齐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致力于满足区域内的低碳经济转型需求。未来,特区政府将继续发行绿色债券,并将绿债扩大到其他产品,推广绿色金融科技。

建设农业强国 共筑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温暖人心鼓舞干劲

“订票企业应指派本单位正式员工负责办理团体票工作,办理过程中经办人必须与企业登记信息保持一致,不得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办理,同一经办人不得代理法人代表不同的多家企业办理订票业务。办理自组团车票预订的经办人应为自组团的乘车人之一。”广州站售票车间党支部书记陈文锋介绍道。

“妈妈直播教别人种地,赚得比我工资高”

此外,人工智能也是业界探讨6G发展时的关键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指出,人工智能(AI)和通信的融合将是整个6G发展的底色,6G网络有超越连接的特性,它会进一步融合计算、数据、感知和AI。华为无线CTO童文认为,6G对于AI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接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